• <em id="9j4z4"><ruby id="9j4z4"><u id="9j4z4"></u></ruby></em>
    <em id="9j4z4"><acronym id="9j4z4"></acronym></em>

      <progress id="9j4z4"><big id="9j4z4"></big></progress>
      <rp id="9j4z4"></rp>
      1. 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對話企業家

        人民網《對話企業家》·百家企業談信心

        GE醫療張軼昊:加大醫療創新領域投入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人民網記者 楊曦
        2023年02月14日13:4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爬坡過坎,關鍵是提振信心”。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3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近日,人民網《對話企業家》欄目推出“百家企業談信心”特別策劃,對話重點行業領域企業負責人,傳遞市場聲音、提振發展信心、激勵使命擔當。

        本期嘉賓:GE醫療相關負責人 張軼昊

        去年年底,中國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您認為到此次會議傳遞出怎樣的信號?

        張軼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穩增長置于更突出的位置,并強調“穩中求進”,“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所處的醫療大健康行業正在加速高質量發展進程,因此著力穩預期、強信心就顯得尤為重要。

        GE醫療與中國結緣百年,既是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見證者,也是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長期參與者。我們對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的未來充滿信心,是堅定的支持者。我們將持續加大在中國醫療創新領域的投入,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推動醫療行業高水平發展,為人民共同富裕打造堅實健康基礎。

        人民網:多個國際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將進入整體恢復階段。您對明年中國經濟形勢有何預判?貴公司會否有計劃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張軼昊:近兩年,在全球都遭受疫情沖擊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仍保持正向增長,展現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中共二十大確定了中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鄉村振興、醫療大健康和新基建投入都是非常確定的方向,這些因素都會驅動整個醫療行業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

        同時,全民健康是立國之基。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之下,重疾早診早篩、精準診治、治未病的全民健康現代化新路徑亟待我們去探索實踐。GE醫療將繼續加大創新投入和產業布局,加速核醫學等精準醫療的高端產線落地中國。

        人民網:您看好2023年中國市場哪些行業的發展前景?您所負責的企業將有何新動作、新布局?它將給世界與中國市場帶來什么樣的價值?

        張軼昊:二十大確定了中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鄉村振興、醫療大健康和新基建投入都是非常確定的方向,這些因素都會驅動整個醫療行業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此外,使用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等進一步推動醫療基礎設施升級、推動醫療服務提升的舉措不斷出臺,無疑也為醫療健康領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這些擴需求、促發展、增后勁的決定,利好整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同時也對廠商的產品創新、技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對于中國醫療器械裝備高質量創新發展之路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未來,GE醫療將從創新、國產、合作三方面,探索創新范式。在國產方面,將繼續推動全系列、全鏈條的全面國產,在降本增效的同時,讓更多高端醫械加速惠及臨床;在創新方面,立足臨床和應用挑戰,以集合全球智慧的中國式創新,讓多維度的創新成果賦能臨床和行業發展;在合作方面, GE醫療將繼續聯合政府、行業、客戶等多領域伙伴,構筑智慧醫療生態,惠益臨床醫生和患者。

        人民網: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您對于世界各經濟體加強合作、減少摩擦有何期待和建議?

        張軼昊:中國多次傳遞出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變,并多次強調加快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積極信號,這都讓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們植根中國、深耕發展的信心也更加堅定。

        醫療無國界。我們看到,醫療創新和患者關愛正在進入—個新時代,這是—個以患者為中心,更加精準、個性化、互聯互通,不斷拓展技術和關愛邊界的新時代;贕E在醫療健康領域超過百年的創新實踐,我們始終站在疾病診治和健康管理的前沿,在精準影像、數字醫療、診療一體化、醫療服務降本增效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人民網:當前,中國產業鏈正經歷淘汰落后產能、轉型升級的過程,與此同時部分國家(地區)在承接一些從中國轉移出的業務,這些新的變化會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應該在哪些方面提升產業比較優勢,從而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

        張軼昊:中國改革開放45年,GE醫療是深度參與者、踐行者,我們的國產、創新、合作戰略執行成效顯著。同時我們也清楚認識到不斷加強和穩固供應鏈產業鏈的重要性。對此,GE醫療通過夯實中國本土供應鏈、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協同推動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發展的方式,積極應對全球供應鏈的變化。

        (責編:楊曦、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日本xxxx图

      2. <em id="9j4z4"><ruby id="9j4z4"><u id="9j4z4"></u></ruby></em>
        <em id="9j4z4"><acronym id="9j4z4"></acronym></em>

          <progress id="9j4z4"><big id="9j4z4"></big></progress>
          <rp id="9j4z4"></rp>